會員登錄
征文系統
公眾號
深學篤用 天津行動——“你用棉簽我用筆”
主題征文抗疫詩歌選(第3期)
2022年,當我們剛剛跨過新年的門檻,“奧密克戎”突襲津門,市委市政府一聲號令,全市立刻緊急行動起來,一場氣勢浩大的抗疫行動在全市展開。其中,天津市作家協會不僅積極發揮文化帶頭作用,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迅速組織動員全市的作家、會員積極參加抗疫,同時,還在全市開展起了“你用棉簽我用筆”主題征文活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征集到近千篇有溫度、有筋骨的詩歌作品。 現在,我們將經過專家遴選出的部分優秀作品在薇電臺播出,希望能鼓舞全市人民的斗志,為進一步煥發出“萬眾一心抗疫情,‘雙戰雙贏’保勝利”的強大精神合力作出貢獻。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天津聲音”是我們的宗旨,“展現時代文化擔當,發出天津文化強音”是我們的使命與追求。 好,接下來就請聽“你用棉簽我用筆”主題征文——抗疫詩歌選的第3期。
“你用棉簽我用筆”主題征文抗疫詩歌選
(第3期)音頻
01
《不眠的燈》
作者:胡茂紅
朗誦:黑 丹
冬,已數九
夜,已深更
暖房熱屋之外
一個極簡的露天棚下
一盞不眠的燈
閃著通天的光芒
那光,拋出無數把利劍
刺進冰寒透骨的夜
在奧密克戎不肯放過的鄉村里
一把長凳,一個方桌
兩個白衣天使
核檢著感恩幸福的鄉人
用青春的火力,燃燒了冬天
心被煮沸了
鄉間田疇,紅旗飛舞
喇叭聲高,同心筑夢
我們可觸摸到祖國熾熱的體溫
朔風勁吹的斜坡上
病毒正嚇得不停抖動
多么可愛的祖國和人民
抗疫精神點亮了漆黑的夜晚
一把巨大的火種也被點燃
正接力傳遞
舉國上下,已是春潮洶涌
作者介紹:胡茂紅,天津市靜海區中學高級教師,靜海區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天津日報》《詩歌月刊》等報刊雜志發表多篇作品。
02
《親愛的寶貝,乖!》
作者:侯宏江
朗誦:葉紅梅
你無辜的眼神還透著依賴 小臉兒在寒風中寫滿了陰霾
“爸爸、媽媽……”
稚嫩的聲音摧毀了所有的堅強
任淚水凝固在漸行漸遠的隔離帶
親愛的寶貝,乖 書包里有沒寫完的作業
還有故事書,是你睡前的最愛
要記住老師的囑咐、爸媽的交待
被隔離的日子
是勇敢的課堂
溫室里嬌嫩的小草
要經歷寒冬才能迎來春天的盛開
臃腫的防護服
笨拙的步履
童話里的魔法師就要迎戰新冠魔怪
有大白的陪伴和守護
病毒也不敢任性使壞
親愛的寶貝,乖
你發熱的額頭探向午夜的窗臺
冰冷的霜花擋不住爸媽對你的愛
在這漫漫長夜
溫暖地潛入你的夢鄉
為月光添一縷柔情,攬你入懷
你的咳聲揪痛爸媽的惦念
千千萬萬抗疫英雄正沖在第一線
守土盡責、忘我奉獻
他們的寶貝也在那一頭惦念
在春天的路口
爸媽等你回來
盼你在群星的守護下
化作藍天里的鴿子
將彩虹的翅膀一一張開
作者介紹
侯宏江,筆名啟林,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曲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作家協會理事,天津濱海新區黑色海詩社成員。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詩歌作品在《詩刊》《詩選刊》《中國詩人》《天津文學》《工人日報》等多家報刊發表,著有個人詩集《溫暖如春》。
朗誦者介紹
葉紅梅,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知名朗誦教師。曾任團中央“童頌中華”全國青少年經典誦讀、全國未來精英小白楊語言藝術、中華傳統文化優秀作品經典誦讀大賽等賽事評委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普通話公益推廣項目“童語同音計劃”的“石榴籽計劃”《海之聲·故事卷》主編;創編“葉兒媽媽講故事”兒童有聲故事欄目。
03
《迎春花即將開放》作者:畢會艷朗誦:黑 丹 奧密克戎來襲仿佛一夜之間,圍困了春天而信念是困不住的 核酸檢測者身披白色鎧甲,正為我們筑起鐵壁安全墻一個個志愿者的紅馬甲,穿梭在檢疫現場閃著最溫暖的光芒他們攙扶年邁的老人,為幼小的兒童戴好口罩安撫大家不要害怕,注意保暖入戶登記悉心備至驅走了這個冬天所有的嚴寒 他們鏗鏘忙碌的步伐踏進了春風里吹進我們的心坎滋生出——中國力量
你看,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黨的關懷在心中升騰我們攜手同心,經受考驗手牽著手,匯成一面凝聚責任與擔當的旗幟在防控疫情斗爭的第一線高高飄揚 你看,歌唱祖國的音符在津沽大地一遍遍回響歌唱著勝利歌唱著花好月圓就在此刻,迎春花也即將開放
畢會艷,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天津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得2018年度天津市第四屆,2021年度天津市第六屆一粒種子全民創意寫作優秀獎。作品散見于《天津日報》《勞動時報》《西部人文學》《精短小說》《中國電力報》《神華能源報》等報刊雜志。
04
《唱出大寫的中國》作者:劉志娟朗誦:董 杰 奧密克戎像一場大雪讓刮向津城的風,愈加凌厲同樣擁有綠碼的我們被禁足而黃線以外,逆行者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通行證是紅色的黨旗、團旗 在這紅色的旗幟下,有一種顏色叫“抗疫白”那是一群折疊起翅膀的天使用徹夜熬紅的雙眼和凍腫的雙手當做矛和盾,抵御寒流他們防護服上的“藍道道”是初心的印章在新年將至的時節,為津城百姓蓋下了“幸福”和“健康”他們將圣潔的身軀融入一場瑞雪只要東風一吹就會有花兒粲然如笑
越來越多的人自愿穿上紅馬甲薄薄的一層布料不足以擋風然而,當期望的眼神望向他們鏗鏘的誓言就會在頭頂蕩蕩回響他們必須是火熱的火熱的社區工作者、教師、學生、個體戶和普普通通的群眾只要披上戰袍,就擁有了相同的名字我愛這猶如烈火般滾燙的顏色它令人想到光想到熱想到擁抱著我們的親愛的祖國 如果可以,請允許我們用雙手包裹他們的手掌掏出心底深藏的星火還要用鮮血在戰旗上書寫姓名伴隨它的升起,唱出大寫的中國
劉志娟,天津市寧河區中學英語教師,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天津市音樂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天津日報》《天津工人報》《海河文化》《雙月湖》等報刊。
董杰,全國社會藝術水平朗誦考級、主持人考級高級輔導教師;天津市朗誦藝術協會理事;天津朗協藝術團團員;天津市好網民志愿者藝術團特聘成員;天津市文化志愿者。經常參加天津市大型活動演出,多次參與朗誦大賽并獲獎。多次參與話劇、微電影及電視劇的拍攝并擔任重要角色。
05
《溫暖映津城》作者:周 童朗誦:大 衛 箭在弦上發出前,時間變得凝重等待!等待一切就緒搭帳篷,拉隔離繩溫暖的你們在醒目的黃色彩紙上打印出“志愿者”幾個大字貼在衣服上 黃色!像一輪噴薄的太陽照亮正被病毒襲擊的津城黃色!像一朵朵盛開的葵花為居民指引通往健康的道路黃色!像三九天暖和的火爐在眾人拾柴的召喚下暖沸了冬日的嚴寒以及嚴寒下的我們
落日染紅南翠屏的山頭星光隱約出現在夜幕中狂風阻擋不了志愿者忙碌的身形做核酸檢測的白衣天使們一刻也不得閑的忙有人說:我送了幾壺開水給他們有人問:這么晚他們吃飯怎么辦我要去送飯還有人倡議:把暖寶寶、熱水袋的溫度遞給他們就像大伙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這一陣陣的溫情啊,賽過了艷陽和春風 “奧密克戎”你看見嗎你插翅難逃天津人民鑄構的鐵壁銅墻“新冠病毒”你被震撼了嗎嚴冬過去,我們美麗的疆域正用暖色調勾勒一張隸屬春天的笑臉
周童,天津作家協會會員、文學院第八屆簽約作家。作品見于《雨花》《福建文學》《天津文學》《山東文學》《當代人》《散文百家》《大公報》《羊城晚報》《中國文化報》《新民晚報》等期刊報紙。作品入選《天下閱讀》《中國地學詩歌雙年選》《山東散文選》《天津百年新詩》等,散文作品被選為中學閱讀題。詩歌《老墻》榮獲第二十三屆東麗杯全國魯藜詩歌單篇一等獎,出版散文集《打在春天的響指》。